德州市蔬菜生产功能区

2021-07-27 09:47 阅读(?)评论(0)

德州市蔬菜功能保护区发展对策与建议


蔬菜功能保护区是指,在市域内对当地蔬菜种植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健全、效益稳定、有品牌基础的优势区域进行科学划定、加以保护,并通过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集中投入,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德州是全国、全省蔬菜集中产区之一,蔬菜是我市一大优势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已形成“德州西瓜”、“陵城西葫”、“王杲铺黄瓜”等3145万亩蔬菜种植优势区域把这些蔬菜种植优势区域划定为德州市蔬菜功能保护区加快建设,是推动我市蔬菜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分认识加快德州市蔬菜功能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

今年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蔬菜功能保护区是推进蔬菜产业振兴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非常符合国家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有利于蔬菜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

(一)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布局

  优化蔬菜区域布局,调大、调优、调强蔬菜业是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各县市区突出地方特色,发挥本地优势,实施了“一县一品”、“一乡一品”的发展战略,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也看到,我市蔬菜生产的基础条件还不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未真正形成,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与蔬菜生产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大差距。一些传统蔬菜产区,由于规模小,产业链短,营销服务跟不上,竞争优势还不明显。因此,建设蔬菜功能保护区,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蔬菜业,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蔬菜生产布局,提高蔬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尽快提高我市蔬菜业的竞争力 

  建设蔬菜功能保护区,实行蔬菜专业化生产,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经验。如寿光蔬菜、金乡大蒜等形成了全国著名的蔬菜优势产区,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应对国内外蔬菜业竞争力的挑战,选择一些优势特色蔬菜,在一些最能够发挥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优势的地区,通过加大资金、技术、政策的投入,加快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行集中生产,能够尽快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我市蔬菜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于有效抵御埠外蔬菜产品冲击,扩大本埠蔬菜外销量,建设京津冀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提高蔬菜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蔬菜功能保护区,发展主导蔬菜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蔬菜功能保护区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蔬菜功能保护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蔬菜功能保护区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在我市现有市情和土地经营制度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原则,突出优势、突出重点,加强领导、集中投入,加强保护、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面积、健全市场、培育龙头、提升质量、发展品牌,力争用5年时间,把蔬菜功能保护区建设成高效农业样板区、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区、品牌农业的展示区,探索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要发挥资源优势分步实施、梯次发展,推动规模化发展。

三要坚持市场导向,产业化经营。

四是坚持质量安全,促进品牌化发展。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作为投入主体的原则。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底,31个蔬菜功能保护区发展到60万亩5个食用菌功能保护区年产达35。主要目标: 

1、基地建设目标:202560万亩蔬菜基地良种化程度达到100%,水电路配套,有效灌溉率达到100%,蔬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占比30%,净菜销售、品牌化销售率达60%以上。蔬菜功能保护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菜农的蔬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2、市场建设目标:到2025年每个蔬菜功能保护区要培育出1处产地批发市场,市场管理规范、交易公平,能保障客商和菜农的双重利益。市场带动能力强,产地市场辐射半径要在10公里左右,群众卖菜方便,市场规模适度,在同一产区内的两个以上的市场得到合并整合。市场设施逐步完善,30%的市场建有蔬菜冷藏和精包装车间,市场检测体系健全,德州蔬菜的品牌化运作逐步实现。

3、龙头企业建设目标:2025年全市涉菜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5家,龙头企业带动基地面积15万亩。通过招商引资,借助产业优势,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嫁接、改造,培育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加工企业,新上一批如大蒜油、辣椒色素、番茄红素、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引导企业创新经营理念,企业建设紧密型基地率达30%。2025年企业生产原料订单率达80%以上。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按照以现有蔬菜集中产区为主,逐步向周边扩散发展的原则,实施“园区带基地,基地带强乡,强乡带强县,强县带周边”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围绕基地搞好市场和加工龙头建设,形成基地、市场、加工联动的产业化格局。

(一)坚持设施提升,提高蔬菜基地装备水平。一是改善田间基础设施。加强生产道路、排灌沟渠等设施的修整改造,配备必要的水电设施,实现水、路、电三通,为生产提供保障。二是提升设施建设档次。大拱棚建设要推广三膜覆盖加棉被的模式,日光温室建设要推广先进的棚型结构,应用新材料、新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抵抗雨、雪、风等灾害的能力。培植一批种菜示范户和种菜大户,充分调动农民科学种菜的积极性。三是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销售和服务网络健全的工厂化育苗企业,大幅度提高集约化育苗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比重。重点扶持3个年育苗能力3000万株以上的大型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四是改善优质安全蔬菜基地环境。严格农业环境保护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蔬菜基地周边坚决防止工业污染、面源污染,始终保持土壤洁净,水源良好。

(二)坚持龙头带动,提高蔬菜产业化水平。一是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以农业部6大定点市场为依托,突出其龙头带动地位,逐步发展成为集现货交易、直销展销、包装加工、连锁配送、运输仓储、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周年交易市场,成为覆盖全国的大型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大力发展31个蔬菜功能保护区的产地批发市场,规范市场管理,增强市场功能,形成设施完备、功能互补的蔬菜市场体系。二是积极发展蔬菜加工业。对现有蔬菜龙头企业进行整合、嫁接、改造、提升,加快设备更新和改造,重点对保健食品、休闲食品的研制与开发,促进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充分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尽快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加工企业,积极引导他们培育生产基地,发展订单生产。三是鼓励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现代化蔬菜产销领域,尽快形成 “龙头企业(或市场、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流通大户等)+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四是建立完备的蔬菜冷链物流体系。按照标准化加强蔬菜产品采后处理,搞好保鲜运销,推进蔬菜产品包装标志上市。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打造冷链物流体系,减少蔬菜保存和运输造成的损耗。五是抓好产销对接。借助我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优势,积极与北京新发地、首农集团、二商集团进行合作,推进我市品牌蔬菜在京津冀地区设立专供点,在大型超市开辟优质蔬菜销售专柜,建立绿色蔬菜配送专卖体系,以实现蔬菜的优质优价。

(三)坚持科技兴农,提高智慧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各级蔬菜科研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的作用,整合现有科技资源,从良种供应、技术服务、质量监控等方面积极参与蔬菜功能保护区建设。一要充分调动蔬菜技术人员服务的主动性。积极引导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发挥科技人员的带动作用。二要加强培训工作。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聘请有经验的蔬菜专家,举办技术培训、进行实地指导,提高技术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要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引进优良蔬菜新品种的同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立体栽培、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规范设施蔬菜技术生产操作,引导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四要加快农业智慧化进程。结合“智慧农业大棚”发展,逐步探索将荷兰智慧农业技术与我市蔬菜生产相结合,优化提升智能化水、温、气、肥调控系统,实现数字智能化管理,推动我市蔬菜产业全面实现农业智慧化。

(四)坚持绿色防控,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一是严格投入品管理。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农药,打击制销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推动放心农资进村入户。二是抓好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蔬菜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三是积极推进蔬菜病虫害的统防统治。每个功能保护区都要组建蔬菜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大力推广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药剂防治次数,降低农药使用量。四是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健全基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加强监管全面提升质量确保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五)坚持名牌创建,提高蔬菜品牌化水平。大力开展品牌推介、产品展销等促销活动,全力提高品牌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是整合资源。整合“德州西瓜”、“庆云香菜”、“陵县西葫”、“杲牌黄瓜”等品牌资源,共同闯市场,大力开展品牌推介、产品展销等促销活动,努力提高品牌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打造“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讲好故事。各功能区要深挖各自的品牌内涵,从历史渊源、风土人情、营养风味、技术创新、种植特点等方面,讲述功能区品牌的文化承载与深刻内涵,讲好各自的品牌故事。三是培育提升。积极推动蔬菜功能区内的高标准蔬菜园区和企业,按照“德州味”标识授权企业标准打造基地、规划品牌、提升形像,力争每年有3-5家蔬菜生产企业列入“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1家获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2家获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

坚持通力协作,提高优质服务水平蔬菜功能保护区的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努力,组织专班,研究政策,落实措施一是健全组织。市县立蔬菜功能保护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项目立项和规划审核,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 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保建设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密切配合。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严格分工负责制。农业农村部门做好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会同财政、金融、科研、水利等部门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惠农财政资金支持,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对新建大棚、改造旧棚、品牌打造等予以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根据职责要求,建立专门的管理和监测预警机构,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体系。三是强化服务。成立市蔬菜专家指导小组,对蔬菜功能保护区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广泛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示范区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结合“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民远程培训工程”的实施,确实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为实现蔬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最后修改于 2021-07-27 12:18    阅读(?)评论(0)
作者已禁止网友对该文进行评论